当前位置: 首页 >> 模拟试题 >> 《内经选读》模拟试题三

模拟试题

《内经选读》模拟试题三
来源:内经网络课程教学平台 作者:内经网络课程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17-12-21 20:56:43
核心提示:.

test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黄帝内经》的是()

  A、班固的《汉书·艺文志》 B、刘歆的《七略》 C、司马迁的《史记》

  D、《后汉书》 E、《吕氏春秋》

  2、《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的作者是()

  A、马莳 B、李中梓 C、吴昆 D、滑寿 E、高士宗

  3、《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而精藏之。”此处“主水”

  是指( )

  A、主水液代谢 B、主藏精的功能 C、主骨 D、主天癸 E、生殖之精

  4、据《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述,人体阴阳平衡的关键是( )

  A、阳气固密于外 B、阴精充足 C、精神清净

  D、阳气固守于内 E、传精神、服天气

  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浊阴出下窍”,“浊阴”是指( )

  A、二便等污秽之物 B、使上窍发挥各种功能的精微物质 C、饮食化生的精气

  D、津液 E、营血

  6、《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飧泄”的含义是()

  A、腹泻如水B、肠鸣泄泻C、暴泻如注D、下利不爽E、下利完谷不化

  7、《素问·灵兰秘典论》中“气化则能出矣”的“气化”主要由何脏腑施行( )

  A、三焦 B、脾 C、肝 D、肾 E、命门

  8、据《素问·五藏别论》六腑的功能是( )

  A、藏精气而不泻也 B、泻而不藏 C、传化物而不藏

  D、满而不能实 E、以上均不是

  9、《素问·太阴阳明论》认为脾与季节的关系是( )

  A、脾主长夏 B、脾主四时 C、脾不主时 

  D、脾主四时末十八日 E、以上均不是

  10、《灵枢·营卫生会》认为,老年人表现为( )

  A、昼不精,夜不瞑 B、不昼瞑 C、夜瞑 D、昼精 E、夜昼不瞑

  11、《灵枢·百病始生》篇认为“两虚相得”的“两虚”是指( )

  A、自然界气候正常和人体正气充实 B、虚邪之风和人体正气虚弱

  C、气候异常和人体正气充实 D、气候正常和人体正气虚弱

  E、上巨虚穴和下巨虚穴

  12、据《素问·生气通天论》,“清静则肉腠闭拒”的“清静”是指( )

  A、四时气候清静正常 B、人体阳气清静正常 C、人体阴阳平衡协调

  D、人体精神清静不乱 E、天气清静正常

  13、《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皆属于下”的原文是()

  A、诸逆冲上 B、诸胀腹大 C、诸躁狂越 D、诸厥固泄

  E、诸痛痒疮

  14、据《素问·热论》,热病产生遗热是由于( )

  A、热甚而强食 B、热甚而再感 C、热甚而忧思 D、热甚而热食

  E、复感热邪

  15、《素问·痹论》“心痹”的症状是()

  A、四肢解堕,发咳呕汁 B、脉不通,烦则心下鼓 C、烦满喘而呕

  D、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 E、中气喘争,时发飧泄

  16、腰脊不举见于《素问·痿论》中痿证的( )

  A、骨痿 B、痿躄 C、脉痿 D、筋痿 E、肉痿

  17、《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水泉不止”是由于()

  A、肾不化气 B、肝失疏泄 C、肺失宣降 D、膀胱不藏

  E、气化失常

  18、《素问·至真要大论》对“诸热之而寒者”宜采用的治法为()

  A、取之热 B、取之寒 C、取之阳 D、取之阴 E、取之营

  19、《灵枢·营卫生会》中“太阴主内,太阳主外”之“内外”是指( )

  A、营气与卫气 B、体内与体表 C、白天与晚上 D、气与血 E、阴经与阳经

  20、据《素问·举痛论》,疼痛日久而成积者,是由于寒气客于( )

  A、小肠膜原之间 B、侠脊之脉 C、背俞之脉 D、肠胃之间,膜原之下 E、小肠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对《内经》进行分类研究的著作有()

  A、《类经》 B、《黄帝内经太素》 C、《素问直解》 D、《内经知要》

  E、《素问绍识》

  2、《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女子七七可有( )

  A、阳明脉衰B、任脉虚  C、天癸竭 D、太冲脉衰少 E、肾气衰

  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阴阳偏胜的临床表现中,阴胜则出现( )

  A、汗出 B、数慄而寒  C、齿干 D、腠理闭 E、身常清

  4、《素问·经脉别论》指出,食气入胃后的输布过程中正确的有( )

  A、输精于皮毛B、散精于肝  C、行气于府 D、浊气归心 E、留于四脏

  5、《灵枢·本神》指出智者之养生必做到( )

  A、和喜怒B、顺四时  C、节阴阳 D、安居处 E、调刚柔

  6、《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气之湿”的表现为()

  A、浮肿 B、小便不利 C、中盛脏满 D、声音重浊 E、不欲食

  7、据《素问·举痛论》,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

  A、怒则气上 B、恐则气乱 C、思则气结 D、惊则气下E、悲则气消

  8、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皆属于火”的病机是()

  A、诸厥固泄 B、诸禁鼓慄,如丧神守 C、诸躁狂越

  D、诸逆冲上 E、诸病胕肿,疼酸惊骇

  9、据《素问·咳论》,脾咳的兼症为( )

  A、咳则遗尿B、咳则失气  C、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 D、呕吐

  E、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

  10、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内容,下列哪项属于反治法( )

  A、真寒假热,治以四逆汤B、真热假寒,治以白虎汤  C、气虚便秘,治以补中益气汤 D、热结旁流,治以大承气汤E、阴虚火旺,治以六味地黄丸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  ),食饮有节,(  ),不妄作劳,故能( ),而尽终其(  ),度百岁乃去。”

  2、《素问·热论》曰:“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  ),后夏至日者为(  )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3 、《灵枢 ·营卫生会 》曰:“营卫者,(  );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故夺血者( ),夺汗者无血。故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

  4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形不足者,温之(),精不足者,补之( )。”

  四、名词解释(每题2分 ,共10分)

  1、 天癸  2、封藏之本   3、宝命全形 4、肠澼 5、长生久视

  6、中气喘争 7、 俞气化薄  8、肠覃  9、去菀陈莝  10、无失气宜

  五、默写原文(共10分)

  1、“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灵枢·决气》)(4分)

  2 、 “风雨寒热,不得虚,………… 众人肉坚。”(《灵枢·百病始生》)(3分)

  3 、“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 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3分)

  六、简答题(每题 4分,共20分)

  1、据《素问·生气通天论》,人体阳气失常,感受暑邪,会引起哪些病证?

  2、如何理解《素问·痹论》中“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3、如何理解《素问·咳论》中“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4、如何理解《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的“故风者,百病之始也”?

  5、如何理解“持脉有道,虚静为保”?

  七、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治病必求于本”,试论其道理及意义。

  2、结合《素问·汤液醪醴论》原文,试述水肿病的病因、病机、症状、治则及治法。

首页
课程概况
课程简介
师资力量
教学资料
教学大纲
电子教案
课程设计
教学进度
精编课程
电子教材
教学方法
教学成果
精编课件
视频资料
授课视频
相关视频
精选案例
第一章 阴阳五行
第二章 五脏之象
第三章 血气精神
第四章 经脉之道
第五章 审察病机
第六章 病之形能
第七章 四诊参伍
第八章 治之大法
课后习题
模拟试题
交流园地
名词术语
名词术语库

版权所有:陕西中医药大学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陕ICP备05001612号-1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395号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