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精选案例 >> 第八章 治之大法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案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案
来源:内经网络课程教学平台 作者:内经网络课程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16-12-01 15:42:51
核心提示:.

  韩州同年四十六,钟夏色欲过度,烦热作渴,饮水不绝,小便淋沥,大便秘结,唾痰如涌,面目俱赤,满舌生刺,两唇燥裂,遍身发热,或时身如芒刺而无定处,两足心如火烙,以冰折之作痛,脉洪而无伦。此肾阴虚,阳无所附而发于外,非火也。盖大热而甚,寒之不寒,是无水也,当峻补其阴。遂以加减八味丸料一斤,内肉桂一两,以水顿煎六碗,冰水浸冷与饮,半晌,已用大半,睡觉而食温粥一碗,复睡至晚。乃与前药温饮一碗,食热粥二碗,乃睡至晓,诸症悉退。 

  翌日,畏寒足冷至膝诸症仍至,或以为伤寒,薛曰:非也,大寒而甚,热之不热,是无火也,阳气也虚矣。急以八味一剂服之,稍缓。四剂,诸症复退。大便至十三日不通,以猪胆导之,诸症复作,急用十全大补,方应。(《名医类案·火热门》)

  按语  本证阴虚不能内守,致虚阳外越而现假热之象,薛氏以加减八味丸壮水之主,并加肉挂引火归原,更用热药冷服之反佐法以防格据,故初战告捷,继而阴虽复而阳虚仍甚,故又用益火消阴之法以收功,前后治法虽异,但均以阴阳互根互用理论为指导,故效果卓著。

首页
课程概况
课程简介
师资力量
教学资料
教学大纲
电子教案
课程设计
教学进度
精编课程
电子教材
教学方法
教学成果
精编课件
视频资料
授课视频
相关视频
精选案例
第一章 阴阳五行
第二章 五脏之象
第三章 血气精神
第四章 经脉之道
第五章 审察病机
第六章 病之形能
第七章 四诊参伍
第八章 治之大法
课后习题
模拟试题
交流园地
名词术语
名词术语库

版权所有:陕西中医药大学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陕ICP备05001612号-1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395号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