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精选案例 >> 第八章 治之大法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其高者因而越之”案一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其高者因而越之”案一
来源:内经网络课程教学平台 作者:内经网络课程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16-12-01 15:44:30
核心提示:.

  丹溪又治一女子,年逾笄,性躁味厚,暑月因大怒而驱作,每作则举身跳动,神昏不识人,问之乃是暴病,视其形气俱实,遂以人参芦煎汤,饮一碗,大吐顽痰数碗,大汗昏睡,一日而安。人参人手太阴补阳中之阴而芦则反尔,大泻太阴之阳,女子暴怒气上,肝主怒,肺主气;经曰,瑟则气逆……呃大作而神昏。参芦善吐,痰尽气降而大衰……胃气得和而解。

  按语  怒则气上,气逆盛扰于内,故蒙蔽心神、胃气失和故有是证。

  又一人作劳发疟,服疟药变为热病,舌短痰咳,六脉洪数而滑,此痰蓄胸中,非吐不愈。以参芦汤加竹沥二服,涌出胶痰三块,次与人参、黄芪,当归煎服,半月乃安。(《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二·人参》)

按语  疟病多痰。转为热病,痰热蓄胸。“其在上者,因而越之”,因势利导,先吐痰热。参芦能泻太阴、吐痰饮;竹沥甘寒,清热滑痰。吐后再用人参、黄芪、当归挟正绝源。

首页
课程概况
课程简介
师资力量
教学资料
教学大纲
电子教案
课程设计
教学进度
精编课程
电子教材
教学方法
教学成果
精编课件
视频资料
授课视频
相关视频
精选案例
第一章 阴阳五行
第二章 五脏之象
第三章 血气精神
第四章 经脉之道
第五章 审察病机
第六章 病之形能
第七章 四诊参伍
第八章 治之大法
课后习题
模拟试题
交流园地
名词术语
名词术语库

版权所有:陕西中医药大学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陕ICP备05001612号-1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395号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