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其高者,因而越之",是指实邪停蓄于上焦,因其在上之势,而用涌吐之法,使之从口中排出。
  [临证应用]
  举验  张某,男,20岁,北京联合大学三年级学生,1990 年9月21日来诊。其母代诉:两年来情绪低沉,不愿与人接触,认为自己前途渺茫。多疑,怀疑别人对他不好,时有幻听。某医院给服奋乃静,每日17片,效果不显著。平素喜食鱼、肉,不喜蔬菜水果之类。
  就诊时,除上症外,尚有烦闷、头痛、恶心欲吐。大便日二行,脉弦,舌苔薄腻。
  证属气郁痰凝,蒙蔽心神。
  治以舒肝解郁,化痰开窍。
  茺蔚子10克   赤芍药12克    草果10克
  石菖蒲15克   广郁金l0克    黄芩15克
  炒苍术8克    炒白术8克     知母10克
  炒栀子10克   菟丝子12克    生龙骨20克
  生牡蛎20克   炙甘草6克
  18剂,每日一剂,水煎温服。
  10月17日复诊:幻听消失,但情绪仍然低沉,头痛、胸闷、食欲不振,时有恶心。奋乃静减至每日11片
  症虽有减,但痰浊未去,终难康复。
  改用涌吐法,瓜蒂散去赤小豆。
  甜瓜蒂5克,为末。
  水煎一克,少量饮之,不吐渐加,以快吐为度。
  10月20日三诊:空腹服药0.5克,即吐出痰涎四大口,后吐出黄色苦水;隔日又如法催吐一次。吐后情绪好转,胸脘畅快,烦躁除,头痛止,食欲转佳。
  改用疏肝清热、化痰安神法,制丸剂以缓图之。
  生地黄50克    赤芍药50克    丹参60克
  肥知母50克    夏枯草60克    竹茹40克
  石菖蒲60克    广郁金50克    杏仁50克
  浙贝母50克    天竺黄60克    青皮40克
  炒莱菔子50克   茯苓60克     半夏50克
  炒枳实50克    天花粉50克    草果50克
  炒栀子50克    茺蔚子50克    黄芩60克
  炒苍术50克    菟丝子50克    蝉衣30克
  生石决明80克   生龙骨80克   生甘草30克
  上27味,共为细末,水泛为丸,绿豆大,每服六克,日服两次。并嘱饮食宜清淡,少食肥甘厚味。渐减西药,三周后减完。
  至今情绪稳定,坚持正常学习,成绩中等。
  [发 挥]
  医圣仲景据《阴阳应象大论》“其高者因而越之”,“气味……酸苦涌泄为阴”之理,制瓜蒂散,以瓜蒂之苦、赤小豆之酸涌吐上焦有形之实邪。笔者多次以瓜蒂一味为散,用于精神疾患久治不愈者,得吐后可使病发生转机,从而逐渐康复。诚如《玉机真脏论》所言: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倘若痰浊等邪气阻滞,气血不能正常运转而紊乱(回),则必将失去生机;去除其邪,则神转不回,方能使病向愈。使用催吐法,.一般地说需见恶心、胸脘满闷等症状,借其愠愠欲吐之势投药,则涌吐虽急迫,患者亦无甚痛苦。此外,尚需谨遵仲景“不吐者,少少加”的给药方法,防止冒然过量,伤害正气。笔者曾治一中年“焦虑症”患者,予瓜蒂散后,虽嘱其“少少加”的服法,但病人急切要疾病速愈,乃一次服4克瓜蒂散,致呕吐不止,虽饮冷粥亦不能止吐,须输液止呕等抢救措施方渐平复。呕吐后,虽然精神症状明显改善,但却乏力困顿,脘中不适一周之后才得缓解。因此,用剧烈之药治病,尤其是精神疾患,应请其家属协助严格控制药量,以防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