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精选案例 >> 第二章 五脏之象 >> 素问·五藏别论 >> “魄门亦为五藏使”案三

素问·五藏别论

“魄门亦为五藏使”案三
来源:内经网络课程教学平台 作者:内经网络课程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16-11-30 16:50:05
核心提示:.

  《名医类案·泻》:一老人,禀厚形瘦,夏末患泄泻,至秋深治不愈,神不悴,溺涩少不赤,脉涩颇弦,膈微闷,食减。因悟曰:必多年沉积,澼在肠胃。询之嗜鲤鱼,三年无一日缺。朱曰:此痰积在肺,肺为大肠之脏,宜大肠之不固也,当澄其源而流自清。以茱萸、陈皮、青葱、鹿苜根、生姜,浓煎和砂糖饮一碗,探吐痰半升如胶,利减半,次早又饮之,又吐半升,利止。与平胃散加白术、黄连,调理旬日而安。

      按语 鲤鱼久服,酿生痰湿,肺为贮痰之器,痰在肺,影响大肠传导失常,魄门不能正常开阖,启而不闭而致久泻不愈。从肺论治,求其本源,源清而流自畅。此亦调五脏以治魄门之例也。

首页
课程概况
课程简介
师资力量
教学资料
教学大纲
电子教案
课程设计
教学进度
精编课程
电子教材
教学方法
教学成果
精编课件
视频资料
授课视频
相关视频
精选案例
第一章 阴阳五行
第二章 五脏之象
第三章 血气精神
第四章 经脉之道
第五章 审察病机
第六章 病之形能
第七章 四诊参伍
第八章 治之大法
课后习题
模拟试题
交流园地
名词术语
名词术语库

版权所有:陕西中医药大学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陕ICP备05001612号-1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395号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