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精选案例 >> 第六章 病之形能 >> 素问·评热病论 >> “阴阳交”案

素问·评热病论

“阴阳交”案
来源:内经网络课程教学平台 作者:内经网络课程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17-12-01 13:32:42
核心提示:.

  患儿李某,1岁半。咳嗽,痰盛,发热1周,因气喘鼻煽1天入院,检查:体温39℃,呼吸60次/分,精神差,无汗,舌薄白苔,脉浮数,两肺听诊广泛中细水泡音,心率160/分。胸透:右肺下野炎变。诊断:肺炎。辨证:风温犯肺。治则:清热解毒,辛凉透表。方剂:用麻杏石甘汤加:麻黄3g,杏仁9g,甘草6g,生石膏12g,银花6g,连翘9g,桔梗6g,芥穗12g,鲜芦根30g。

  治疗经过:入院第2天,身热退(体温36,7℃),精神好转,咳喘减轻,痰减少,食欲不振,舌苔黄白垢腻,表邪已解,余热未尽。前方去芥穗,加枳壳12g,第3~4夭体温正常,咳喘继减,食欲渐增,舌净,脉缓,宣辛凉轻剂,用桑菊饮加减,第6天痊愈出院。(《赵锡武医疗经验集》)

  病热,汗出复热,而不少为身凉,此非痃疟,狂言失志,《经》所谓阴阳交,即是病也。交者,阴交于外,阳陷于内耳,此属棘手证。人参、生地、天冬。(《宋元明清名医类案·叶天士医案》).

      屡下及汗,汗出则复热,脉不躁,非阴阳交,乃伏热中溃,如炉火拔开,烟焰上腾,不久自散,无足虑也,大生地、银柴胡、黄芩、甘草、薄荷、连翘、黑山栀、元参、大麦冬。(蒋宝素《问斋蹑案》)

首页
课程概况
课程简介
师资力量
教学资料
教学大纲
电子教案
课程设计
教学进度
精编课程
电子教材
教学方法
教学成果
精编课件
视频资料
授课视频
相关视频
精选案例
第一章 阴阳五行
第二章 五脏之象
第三章 血气精神
第四章 经脉之道
第五章 审察病机
第六章 病之形能
第七章 四诊参伍
第八章 治之大法
课后习题
模拟试题
交流园地
名词术语
名词术语库

版权所有:陕西中医药大学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陕ICP备05001612号-1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395号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