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李某,男,50岁。初诊:1985年8月30日。主诉:在旅途中左耳陡然失聪,嗡嗡鸣响,听力下降。2个月之后,耳鸣由微转亢,听力比平时差。血压正常,大便偏稀。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平。证属旅途劳顿,起居失常,致气血不和,阴阳失调,浊阴蒙蔽清道。治用升清开窍法,意在挥戈一击。
升麻3g 柴胡3g 菖蒲3g 路路通10g
葛根10g 漏芦6g 马兜铃10g 丹参10g
益母草10g 。
药进5剂,耳鸣大减,听力上升。原方加减,连服40剂,鸣声平息。
按:经曰:“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若因饮食劳倦,寒温不适,七情内伤而致脾胃受损,则升清降浊功能紊乱,清阳不升,浊阴必然不降而上潜,于是五官诸窍被浊阴之气弥漫笼罩,使清窍致病。所以,一旦耳窍被蒙,易耳鸣耳闭。治宜升举清阳,重用升提药,以冲开闭塞耳窍之顽症。
本病因旅途中陡然耳聋耳鸣,时历2个月,耳鸣由微转亢,说明阴霾蔽阻日愈加剧,所以,用重剂升清升阳之品以冲散阴霾。升麻、柴胡升清降浊,菖蒲、路路通开窍通络,马兜铃宣通肺经之耳中结穴笼葱,漏芦通滞,丹参、益母草养血活血。全方共奏升清化浊、养血通窍之功,使阴霾消散,气血调和,鸣聋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