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精选案例 >> 第一章 阴阳五行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案例 >> “清阳出上窍”案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案例

“清阳出上窍”案
来源:内经网络课程教学平台 作者:内经网络课程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17-11-30 11:15:24
核心提示:.

  李某,男,50岁。初诊:1985年8月30日。主诉:在旅途中左耳陡然失聪,嗡嗡鸣响,听力下降。2个月之后,耳鸣由微转亢,听力比平时差。血压正常,大便偏稀。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平。证属旅途劳顿,起居失常,致气血不和,阴阳失调,浊阴蒙蔽清道。治用升清开窍法,意在挥戈一击。

  升麻3g      柴胡3g   菖蒲3g       路路通10g

  葛根10g    漏芦6g   马兜铃10g  丹参10g

  益母草10g 。

  药进5剂,耳鸣大减,听力上升。原方加减,连服40剂,鸣声平息。

  按:经曰:“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若因饮食劳倦,寒温不适,七情内伤而致脾胃受损,则升清降浊功能紊乱,清阳不升,浊阴必然不降而上潜,于是五官诸窍被浊阴之气弥漫笼罩,使清窍致病。所以,一旦耳窍被蒙,易耳鸣耳闭。治宜升举清阳,重用升提药,以冲开闭塞耳窍之顽症。

  本病因旅途中陡然耳聋耳鸣,时历2个月,耳鸣由微转亢,说明阴霾蔽阻日愈加剧,所以,用重剂升清升阳之品以冲散阴霾。升麻、柴胡升清降浊,菖蒲、路路通开窍通络,马兜铃宣通肺经之耳中结穴笼葱,漏芦通滞,丹参、益母草养血活血。全方共奏升清化浊、养血通窍之功,使阴霾消散,气血调和,鸣聋自愈。

首页
课程概况
课程简介
师资力量
教学资料
教学大纲
电子教案
课程设计
教学进度
精编课程
电子教材
教学方法
教学成果
精编课件
视频资料
授课视频
相关视频
精选案例
第一章 阴阳五行
第二章 五脏之象
第三章 血气精神
第四章 经脉之道
第五章 审察病机
第六章 病之形能
第七章 四诊参伍
第八章 治之大法
课后习题
模拟试题
交流园地
名词术语
名词术语库

版权所有:陕西中医药大学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陕ICP备05001612号-1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395号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