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精选案例 >> 第一章 阴阳五行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案例 >> “肝在窍为目”案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案例

“肝在窍为目”案
来源:内经网络课程教学平台 作者:内经网络课程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17-11-30 17:27:29
核心提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肝主目”,“在窍为目”。故目疾多从肝论治。

  [临证应用]

  举验1   何某,女,39岁,1989年12月27日诊。自今年12月17日起,左目视物昏花,视力减退,数日后竟至全盲,某眼科医院诊为“球后视神经炎”,予以口服及眼睑下局部注射(药名不详),效果不显。现症左眼全盲,有光感,心烦,睡眠不安。时发“阵发性心动过速”每周发2-3次左右,情绪波动则发作频繁。观其左目结膜红、下眼睑红紫肿胀,谓因“注射药物引起”,左目有光感,但视力全无。脉弦滑数,舌红苔薄白。

  属肝郁化热之证,治以疏肝清热凉血。

  羚羊角粉0.3克(冲服)        生蒲黄l0克

  赤芍药12克    丹皮10克    天花粉12克

  益母草15克    浙贝10克    青陈皮各6克

  青葙子6克      当归5克      金银花12克

  桑叶10克

  六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90年元月3日二诊:药后睡眠好转,心动过速减轻,本周仅发一次,持续时间较前短。左眼仍不能视物,局部红肿基本消失,脉弦略数,舌红苔薄白。

  前方再进六剂。

  元月17日三诊:左眼视物好转,距70厘米处可以看清几个手指,脉弦细略数,睡眠仍较差。

  前方加茯苓15克、炒栀子l0克。六剂。

  以此方加减又18剂,视力恢复至0.8。

  举验2 张某,女,50岁,河南省人,1990年3月7日诊。因丈夫患“皮肌炎”数年,家务及工作繁忙,心情负担重,一年来失眠心烦,二目干涩,口干盗汗,胃脘不舒,嗳气多。每晚服二片舒乐安定,也只能睡眠2~3小时。脉弦数,舌红苔薄黄。

  证属气郁化火伤阴,治以养阴清热,方用一贯煎加味t。

  生熟地各12克    沙参15克     枸杞子l0克

  麦门冬15克       当归1O克     川楝子6克

  炒栀子l0克        草果10克     石菖蒲15克

  川贝母10克       荷梗10克     炒枣仁15克

  母线10克          茯苓15克     生龙牡各15克

  六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3月14日二诊:胃脘较前舒和,睡眠有好转,减一片舒乐安定,每夜能熟睡3小时,情绪平稳。仍有口干,目干涩。脉舌同前。

  前方去草果,加青蒿8克、菊花10克,12剂。

  3月28日诊:口眼已不干,睡眠好转,本周未服舒乐安定,无不适。舌暗红,苔黄少,脉右弦细、左弦缓。

  前方六剂,隔日一剂,以善后。

  病愈。至同年5月中旬因感冒咳嗽就医,予加减葳蕤汤三剂而愈。

  [发 挥]

  暴发目疾多为肝经实火,如目赤红肿之类,常可用疏散风热之剂治疗,如菊花、桑叶、银花、连、连翘、生甘草、浙贝母、薄荷、蝉衣等可资选择。但前例患者虽亦暴发,其目本无红肿,外观无明显变化,而暴盲者,则为肝火内盛,非外感邪气所致,虽亦属实证,而当用疏肝清热凉血之法,方为求本之治。

  后例操劳忧虑日久,渐至目涩难睁、失眠烦躁者,虽亦有肝经火热内郁,但却已耗伤肝阴故当用补法为主,兼清虚热。前人有“五志化火”之论,谓七情不节皆可致火热内生,临床所见以“肝郁化火”最为多见。此证治疗当详辨证候,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肝郁气滞证,宜用疏肝理气法,可选柴胡疏肝散等方;气郁化火证,应清肝泻火,可用泻青丸之类方剂,或如前例用方;气郁化火伤阴证,

  当养阴清热兼以舒肝,如一贯煎等方可用。若临证不明此病发展中的阶段,仅据“肝郁”,一律疏肝理气,其用于第一阶段固然可奏效,而若误用于第二、三阶段患者,则越理气越伤阴,阴越伤而火越盛,病必不除。

首页
课程概况
课程简介
师资力量
教学资料
教学大纲
电子教案
课程设计
教学进度
精编课程
电子教材
教学方法
教学成果
精编课件
视频资料
授课视频
相关视频
精选案例
第一章 阴阳五行
第二章 五脏之象
第三章 血气精神
第四章 经脉之道
第五章 审察病机
第六章 病之形能
第七章 四诊参伍
第八章 治之大法
课后习题
模拟试题
交流园地
名词术语
名词术语库

版权所有:陕西中医药大学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陕ICP备05001612号-1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395号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