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案例是医家医疗实践经验的真实记录,好的案例不仅详细记载了病人发病与治疗的全过程,而且体现了医家辨证思维与遣方用药的全过程。因此,在《内经》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精心筛选古今医案中领悟《内经》经旨,运用《内经》理论指导辨证论治的典型病案,让学生在掌握古典理论基础上,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和临床辨证思维能力。如对于“形寒饮冷则伤肺”(《灵枢·邪气脏腑病形》)、“重寒伤肺”(《灵枢·百病始生》)等讲解时,选择一些典型的饮冷伤肺的肺胃咳嗽医案。这些医案由于饮食生冷,脾胃受寒,阳气受伤,温煦运化失司则冷饮寒气通过手太阴肺之经脉上行入于肺,引起肺寒气逆,影响肺气的宣发与肃降而致咳嗽。所以在治疗时,除了运用宣肺止咳化痰之药治疗其标,更要加温中祛寒、益气健脾之品以治其本。中焦脾胃寒湿一散,则肺气得以宣发肃降而咳嗽自止。通过这种案例,可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内经》理论蕴含的深层次医理,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密切联系起来,缩短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距离,有利于学生今后的临床工作。